当前位置:首页 > 对外贸易 > 正文

唐朝负责对外贸易的官员

本篇文章给大家分享唐朝负责对外贸易的官员,以及唐朝负责对外贸易的官员叫什么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。

简述信息一览:

唐朝时,开扩丝绸之路,在港口设置对外贸易机构称,官员称为?

1、在唐朝时期,为了促进对外贸易,设立了一些港口和对外贸易机构。其中,港口设置对外贸易机构称为市舶司,官员称为市舶使。市舶司是负责管理和监督对外贸易的机构,负责处理进出口货物、海运安全、海关征税等事宜。市舶使则是该机构的负责人,类似于现代的港口海关官员。

2、商朝:商朝人善于经商,经商的人被称为“商人”。 春秋战国时期,我国商业繁荣,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。 秦汉以来,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,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。 隋唐: ①农村集市发展起来 ②出现了柜坊和飞钱。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,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。飞钱类似后世的汇票。

唐朝负责对外贸易的官员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、北宋***在广州、杭州等地设置市舶司,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事务,征收商税。南宋海外贸易的重要港口有广州、泉州、明州等,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易港。南宋******取鼓励外商的政策,在一些港口设有番坊,有外商长期在此居住。同南宋通商的国家众多,以***人最多。

4、宋代以后,坊、市界限打破,市分散在城中,城郊和乡村的“草市”普遍,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。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发展 西汉时期,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,中外贸易发展。 唐朝广州为重要贸易港口,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。

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,***在对外贸易港口设置市舶司进行管理,下列可能...

1、B 试题分析:本题考查学生对市舶司的认识,根据所学知识,市舶司是我国古代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***机构,市舶司在特定港口遵照朝廷指令,统一管理对外贸易事务,其主要官员“市舶使”及其下属由朝廷任命。

唐朝负责对外贸易的官员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、材料二 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,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,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……***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。 (1)材料二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,其中派遣唐使居各国之首的是哪个国家(只写序号)?(2分) (2)请用与①国家相关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。

3、宋代商业发展,城市繁荣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“交子”。海外贸易兴盛。泉州,广州,明州等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,还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市舶司。

4、关禁通常是设置在地方***的辖区内,处于地方***的治下,因而其在中央层级上虽由司门司掌管,但地方***作为直接的管理机构,也拥有着相关的职能与权利,像关禁所在地的衙门就有权作为***部门向出入关禁的人发放公凭,准许这些人进出关禁。

5、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:7万 ***纳率:89% 帮助的人:271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答案C本题考查的是宋朝的海外贸易。宋朝***在泉州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市舶司,故选C。

唐朝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。__

唐朝当时设立的管理对外贸的机构是市舶司。唐朝时设置的市舶司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。唐玄宗开元间(713~741)﹐广州即设有市舶使﹐一般由宦官担任﹐是为市舶司前身。明清两朝反复海禁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罢太仓黄渡市舶司。

而唐朝主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互市监。互市监:官署名,也是官名。隋代在西北设“交市监”,和突厥族贸易。唐初改为互市监。后曾改称通市监,掌管陆路上的对外贸易以及和少数民族进行马匹贸易等事务。其长官称互市监。

“市舶”是唐时对中外互市商船的统称。为了有效地对海外贸易进行管理,唐***在广州设立专门检查出入海港船舶、征收商税、管理外商的官署市舶使。市舶使这一机构的设立,一方面说明海外贸易在唐朝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,另一方面也说明唐朝的海外贸易活动已经纳入规范管理的轨道。

市舶司 中国市舶司制度始于唐代,终止于明代。市舶司是中国古代对海运进出境的专职管理机构。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从汉代开始的,但这时的贸易是以陆地为主。虽然汉武帝时期开始有了官营的海外贸易,但汉代的海路贸易还很不发达。隋代中国的海外贸易虽有进一步的发展,也仍没有占主要地位。

市舶司是中国古代官署,起源于唐朝,主要职责是管理海上对外贸易,相当于现在的海关。在唐代,广州等重要港口因其对外贸易活跃,设立了市舶使,负责征税、***购、监督和管理海外贸易。宋代时期,海外贸易得到高度重视,设立了多个市舶司,如广州、杭州等,负责船舶检查、商货管理及外商事务。

市舶司是中国古代官署名,负责对外(海上)贸易之事。唐朝时期,国家在广州等城市重要通商口岸设立市舶司,检查进出船舶蕃货、征榷、贸易诸事。 宋朝重视海外贸易,在广州设市舶使,并在杭州、明州、密州、秀州等地设市舶司,负责检查进出船只商货、收购专卖品、管理外商。

...的国家有70多个。唐朝***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暑是?

1、唐朝当时设立的管理对外贸的机构是市舶司。唐朝时设置的市舶司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。唐玄宗开元间(713~741)﹐广州即设有市舶使﹐一般由宦官担任﹐是为市舶司前身。明清两朝反复海禁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罢太仓黄渡市舶司。

2、于是,唐朝专门设立了管理对外贸易事务的机构——“市舶司”。市舶司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。唐玄宗开元间(713~741),广州即设有市舶使,一般由宦官担任,是为市舶司前身。

3、“门下省”为官署名称。东汉时即设侍中,秩比二千石,属于少府,职掌为侍从皇帝左右、赞导众事、顾问应对,皇帝外出,则侍从参乘。门下省原为皇帝的侍从机构,南北朝时权力逐渐扩大,北朝政出门下,成为中央***机构的重心。隋唐时与中书省同掌机要,共议国政,并负责审查诏令,签署章奏,有封驳之权。

4、中书省,门下省,尚书省,古代官署名。掌管机要、发布政令,共议国政,并负责审查诏令,签署章奏,有封驳之权。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、考课、升降、调动等事务。户部,中国古代官署名,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。礼部考吉、嘉、军、宾、凶五礼之用;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。

5、国家间的朝贡贸易同样由王朝***一手操办。以广州为中心,集中在东南沿海之地的市舶贸易也处在***的严格管理之下,并实行***优先购买政策。大致在唐玄宗以前,***购买由岭南节度使负责,完成后才允许民间贸易。

6、中国古代官署名。负责对外(海上)贸易之事。唐时对外开放,外商来货贸易,广州等城市就成了重要通商口岸,国家在此设市舶司,或特派,或由所在节度使兼任。其职掌检查进出船舶蕃货、征榷、贸易诸事,五代时废止。宋代重视海外贸易,开宝四年(公元***1年)在广州设市舶使,掌海上贸易。

泉州市舶司史话

1、市舶司是我国古代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***机构,市舶司在特定港口遵照朝廷指令,统一管理对外贸易事务,其主要官员“市舶使”及其下属由朝廷任命。泉州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,是中世纪世界著名的贸易港口。泉州城形似鲤鱼,遂被称为“鲤城”,又因环城遍栽刺桐树,故又称“刺桐城”。

2、宋末元初,***人蒲寿庚“提举泉州市舶司”,垄断泉州港香料贸易近30年。宋末元初,泉州港海外贸易兴旺,地位显著。明王朝建立后,贸易交流受阻,泉州港逐渐没落。明成化八年,福建市舶司迁往福州,泉州市舶司历史结束。

3、南宋前期,两浙、福建、广南东路的市舶司通称“三路市舶司”或“三路市舶”。罢两浙路市舶司后,原属两浙路市舶司各港口市舶机构只称“场”或“务”。福建、广南东路市舶司设在泉州、广州,下设场、务。市舶收入是宋王朝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。北宋中期,市舶收入达四十二万缗左右。

4、现明伦堂内有《泉州教育史话》展览常年展出。 7-9世纪,是泉州古代教育逐渐崛起的时期。当时地方官员倡导儒学,8世纪欧阳詹成为泉州第一个进士,开创了泉州教育史的先河。 10-14世纪,泉州海外贸易发达,地方***致力于发展教育,这些是官方建立的学校。

5、《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》一课中,在介绍“商业繁荣和海外贸易的兴盛”知识,我就比较详细地给学生介绍宋元时期泉州港的海外贸易情况,介绍鲤城区水门巷的市舶司、涂门街的***寺、晋江的草庵寺等,并引导学生去游览参观这些历史古迹。

唐朝时期***设置什么机构来管理对外贸易?

1、于是,唐朝专门设立了管理对外贸易事务的机构——“市舶司”。市舶司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关。唐玄宗开元间(713~741),广州即设有市舶使,一般由宦官担任,是为市舶司前身。

2、唐朝当时设立的管理对外贸的机构是市舶司。唐朝时设置的市舶司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。唐玄宗开元间(713~741)﹐广州即设有市舶使﹐一般由宦官担任﹐是为市舶司前身。明清两朝反复海禁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罢太仓黄渡市舶司。

3、市舶司是宋朝对外贸易机构,市舶司的长官称市舶使,一般由该地知州兼任。而唐朝主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互市监。互市监:官署名,也是官名。隋代在西北设“交市监”,和突厥族贸易。唐初改为互市监。后曾改称通市监,掌管陆路上的对外贸易以及和少数民族进行马匹贸易等事务。其长官称互市监。

关于唐朝负责对外贸易的官员,以及唐朝负责对外贸易的官员叫什么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
随机文章